1

新闻中心

资讯分类

集团新闻

集团产业

法律法规

/
/
/
江岸率先探索城中村改制 打造新民营经济发展高地

江岸率先探索城中村改制 打造新民营经济发展高地

  • 分类:媒体聚焦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8-09-19 11:18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竹叶山不仅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见证人更是亲历者

江岸率先探索城中村改制 打造新民营经济发展高地

【概要描述】竹叶山不仅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见证人更是亲历者

  • 分类:媒体聚焦
  • 发布时间:2018-09-19 11:18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文首图.jpg

 

竹叶山不仅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见证人更是亲历者

 

配图.jpg

 

(文章转自改革开放40周年长江日报采访报道)

 

转型升级篇Ⅳ

     40年前,在江岸区北部的黄孝河畔,坐落着全市人口最少、面积最小的城中村——竹叶山村。在300多亩土地上,200多名村民以养鱼、养奶牛为生。

     改革开放40年间,竹叶山村抓住机遇、大胆探索、变革求新,在全国率先探索城中村改制,组建现代企业竹叶山集团,让农民变居民,让村民变股东。乘着改革的东风,竹叶山村聚焦产业转型升级,相继建成华中第一大汽车市场、华中第一大钢材市场、华中地区最大商贸城……

    如今,竹叶山集团资产规模超百亿元,成长为一家集汽车服务业、商业地产、物业管理、实业投资、现代物流为核心产业的多元化、综合性民营企业。

   以竹叶山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蓬勃发展,江岸逐渐成为新民营经济发展高地。

 

加快转型 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

 

进入21世纪,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,竹叶山区域的土地快速升值。曾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三大批发市场已成为汉口中心区,拥挤、落后的交易市场已不适应城市发展要求。

在此背景下,竹叶山集团再次创新提出置换升级、合作开发的商业模式,将三大传统市场整合为一体置换到中环线。联合周边五个兄弟村入股,在中环线上建设华中最大商贸城——竹叶山中环商贸城。

原市场搬迁后,为跟上城市中心区发展节奏,竹叶山集团提出利用原有地块资源,设计开发高端城市综合体的构想,倾力打造华中国际广场——以商务办公、家居、建材、电器、文化、娱乐为主题的商业综合体。 

随着品牌的成熟与壮大,竹叶山集团又把目光投向了武汉之外。2012年,竹叶山“襄阳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”项目签约,筹备打造鄂西北地区面积最大、产业最全、辐射最广的综合性农贸产业平台。此外,集团还投资开发荆州竹叶山商贸城,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年交易额逾60亿的一站式汽车生活消费城。

 纵观竹叶山村的转型之路,人才发挥了关键性作用。竹叶山村实行改制前,便斥资开办“农民大学”,设立大专班、本科班。集团建立后,还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,签订合作办学协议,成立竹叶山学院,让村民带薪脱产学习,使村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90%。如今,竹叶山集团狠抓员工培训,开办竹叶山讲坛,不惜重金把中高管送出去培训。员工职业素养的提升,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内驱动力。

 

 

抢抓机遇 城中村建起市场群

 

1984年,年仅22岁的陈志福毕业回到家乡,担任竹叶山村村长。时光流转,如今竹叶山村变成现代化集团企业,陈志福从“村长”变成集团“董事长”。对陈志福来说,一个愿景依然坚定如初,“让大家富起来!”

上世纪80年代,改革开放潮涌大江南北。伴随城市发展,竹叶山村的土地、鱼塘、牧场先后被征收,建成马路和高楼。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没了,竹叶山村出路何在?迁走奶牛场,腾地办实业,陈志福当机立断。

 短短3年,竹叶山村先后办起了生化制药厂、活塞环厂、出租车公司等。到1994年,竹叶山村社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,多次被授予“文明小康村”称号、武汉市乡镇企业十强村。

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,竹叶山村在时代列车上加速前进。90年代中期,长江二桥建成通车。处于二桥北端的竹叶山村成为江北的交通要道。

把握全球经济发展趋势,竹叶山村大力缩减实业,将工业集中到江岸经济开发区,腾出土地建起市场群。1998年,省内第一家村办汽车市场—— “竹叶山汽车市场”拔地而起,吸引全国近百家客商入驻,次年该市场便实现销售额过亿,成为华中最大的整车交易平台。竹叶山村还相继建成钢材大市场和家禽佐料大市场。这三大市场曾雄踞华中第一。

1999年,竹叶山村投入4000万元,打造全国首家由农民建造的“华中国际博览中心”,填补了当时武汉市展览馆的空白,成功举办了武汉首届国际机电博览会等大型展会。

 

 

率先改制 村民摇身变股东

 

2003年,一场村民大会在竹叶山村召开。当天,全体村民到场,围绕竹叶山村要不要改制的问题,挨个谈想法。最终,大家一致决定,实行村集体改制,建立股份制企业。由此,竹叶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,村民以自然人身份入股,全部资产以股份形式量化给村民。

 这场产权制度的顺利完成,得益于长时间的筹备酝酿。“城市化进程加快,大锅饭的村级体制弊端凸显,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。”早在2000年,陈志福就提出这一想法。然而当时,全国尚未有城中村改制的先例,村民们对新鲜事物也持有不同的看法。其间,陈志福走遍了全国各地有名的农村,学习经验做法。

 经过3年的思考,在一系列论证的基础上,竹叶山村在全国率先实现:通过股份制改造,实施产权制度改革,让农民变居民、村民变股东。

“机制一变天地新”。竹叶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,集体经济、上缴利税、村民收入均大幅增长。集团股民股份分红以每年15%递增,退休职工在养老保险完善的基础上再增补商业医疗保险。竹叶山的农民新村作为武汉市首批示范村项目,让村民们住上了拥有两证的、高品质的商品房。

此后,在武汉市“城中村改制”的政策中,均吸纳了很多竹叶山村的成功经验。

 

 

创新跨越 

助力江岸民营经济

高质量发展

 

在数十年的发展中,竹叶山集团跨跃发展,经营规模不断壮大、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。竹叶山集团荣获武汉企业集团三十强、武汉市百强企业等荣誉。

围绕新民营经济体系,竹叶山集团进行前瞻性布局,加快探索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新路径,通过互联网与教育、文化、休闲、科技等产业的跨界融合,打造新型城市综合体,构建多主体共建、资源共享、利益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。

 竹叶山集团的发展壮大,是江岸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江岸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在全市率先成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局,出台民营经济发展“黄金20条”、《江岸区关于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工作措施》,全力优化营商环境,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,吸引中诚信、泰康保险、国华人寿等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纷纷入驻,涌现出易瓦特、小码联城、人人视频等一批有望成长为“隐形冠军”“独角兽”的优势民营企业。

逐梦新时代,开启新征程。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之巅,江岸区将进一步深化改革,着力构建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,奋力谱写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
      

策划: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